圖說:臺北醫學大學今舉辦「綠色醫療論壇」,聚焦低碳醫療與資源循環,邀請產官學等多家醫院代表共襄盛舉,展現臺灣醫療在淨零轉型上的行動力。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於今日舉辦「綠色醫療論壇」,以「低碳醫療,循環永續」為主題,邀請政府機關、專家學者與附屬醫療體系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從政策到實務落實醫療減碳與資源循環,建構更具韌性的綠色醫療模式。
本次論壇由北醫大校長吳麥斯及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開場致詞,論壇匯聚衛福部醫事司與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等政策推動單位,搭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與高雄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等醫療體系實務經驗,從政策引導、制度設計到臨床實踐,共同探討如何在醫療場域落實減碳行動與資源循環。
圖說: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開場致詞。
論壇透過五大主題,聚焦手術室碳管理、麻醉藥物減排、眼科耗材管理、智慧減碳系統、健檢場域低碳管理等議題,推動推進臺灣綠色醫療的多元轉型路徑。
主題一|從政策到實踐,推動綠色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大同專案團隊執行長郭昭宏分享該院在綠色醫療創新研發與智慧服務方面的推動成果,包括導入以使用者為核心的永續照護流程設計、發展AI結合能耗管理的智慧醫療應用,並積極投入綠色臨床技術與系統開發,朝向高效率、低環境負荷的創新醫療服務邁進。
主題二|推動醫療機構資源循環
資源循環署科長呂瑜城分享,醫療廢棄物年年增加,但再利用率仍低,推動源頭減量與耗材重複使用是首要關鍵。未來將透過可重複使用醫療器材示範計畫、回收分類制度強化與政策獎勵,引導醫療機構從組織文化開始落實資源循環。
主題三|醫療永續新思維-手術與麻醉的綠色革命
北醫附醫麻醉科主任張淳昭分享,傳統麻醉藥氣體如Desflurane具高溫室效應,透過汰換麻醉氣體與導入新型吸入設備,大幅降低麻醉碳足跡。北醫同時整合麻醉流程與開刀房管理系統,實現手術室節能減碳與流程優化雙重效益。
主題四|淨零醫療新視界-眼科的創新與突破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林怡嬋指出,白內障手術為高耗材科別,透過引入耗材分類管理制度與廢棄藥物回收流程,成功提升再利用率並降低浪費,同時配合電子化病歷與檢查報告整合,全面推動眼科低碳流程轉型。
主題五|落實永續價值-友善環境、綠色醫療
雙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柯世祐介紹,該院新設之健康檢查中心以節能建材、導入自然採光等,打造全台首座通過14067碳足跡驗證之淨零碳排的健檢中心,提供更低碳、便捷且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則強調,醫療體系碳管理將依據盤查、減量、監控、創能與淨零五大路徑推動,已輔導20家醫院完成碳排熱點盤查與改善建議,未來也將強化醫療廢棄物資源循環策略,透過政策引導與能力培育,擴大永續實踐基礎。
吳麥斯校長結語時強調,臺北醫學大學全體系將持續整合政策導向與場域實證經驗,深化碳盤查制度、強化資源循環操作機制,並以跨部門協作與教育培力為基礎,擴大綠色醫療推動效益,未來將持續推動綠色醫療擴散至更多醫療院所與機構,深化醫療廢棄物資源循環與碳管理實踐,攜手全國醫療機構邁向具體可行的淨零目標。
圖說: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右)頒感謝狀給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