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展示3A醫療與AI應用,陳瑞杰董事長(右六)偕同吳麥斯校長(右五)率領校院主管出席開幕活動。
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5日至12月8日盛大登場,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今年以3A醫療為主軸,主打「Acute care(急性醫療)」、「Ambulatory care(門診與遠距醫療)」、「Advanced care(尖端醫療)」,並規劃「智能醫院」、「智慧醫療」、「智能遠距」及「產學合作」四大展區,共展出33個亮點項目。展示北醫大全體系如何置入AI 於日常醫療照護,期許成為健康照護AI應用的領航者,不僅減輕醫護負擔,造福更多病患,也為醫療照護現場翻開新頁。
2024醫療科技展首日,北醫體系開幕式由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及吳麥斯校長率領一校七機構主管同仁參與。北醫大董事長陳瑞杰表示,今年北醫體系展出特色,除了強調一站式醫療體驗,更以3A醫療為主軸,突顯應用AI技術提升醫療照護成效,為病患帶來了新的希望。
吳麥斯校長則以「TMU Gateway to Future(北醫大通往未來的大門)」為題,強調未來醫療保健將從群體走向個人,數位轉型優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提出數位轉型的三大原則:「數位是工具,轉型才是重點」、「策略比工具重要」及「從數據到智慧的執行」,這三者缺一不可。近年北醫大全面置入AI於全體系,並應用於醫療日常,發揮24小時不間斷、全時全人的守護。
北醫體系HIS 3.0與智能醫療應用
北醫大整合校院資訊團隊,5個月內完成HIS 3.0資訊系統的翻寫,成功讓四家附屬醫院在今年上半年陸續置入標準化、可共享、單一流程的HIS系統,並導入Gen AI於日常,優化護理交班、用藥安全及病患生理指數健康照護觀測分析。例如,傳統手寫病患交班紀錄平均需要6至11分鐘,一個護理師照顧7位病患就要花上一個小時,而運用生成式AI生成護理智能交班報告僅需10秒,大幅降低護理師文書處理時間,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照護病患。
智能病房與長照生態圈
管理發展中心副主任羅友聲也分享「TMU Health HIS 4.0-New Chapter - Enhanced by Gen AI innovations」,展現北醫體系運用Gen AI簡化HIS系統流程之創新應用,並在「智能醫院」展區展示「智能病房」應用,包括Smart IV Pump智慧輸液幫浦、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等。北醫附醫副院長張詩鑫表示,由北市府委託北醫體系經營的臺北市立行愛住宿型長照機構已導入多項智能照護裝置,如床邊照護TOF感測系統、智慧床墊、智能尿袋等,能及時掌握住民健康,提升精準照護,減輕照護人力負荷。
遠距醫療與3T整合照護
資訊整合與遠距醫療是另一項亮點,透過遠距醫療協助機構病患在宅照護,北醫體系已將系統整合串接門診、急診的病歷資料、檢驗結果、遠距居家照護IOT生理量測數據等內容,即時掌握住民最新健康狀況。同時,北醫附醫遠距醫療團隊也全年24小時待命,透過腹部超音波、五官鏡或心律手環,安排醫療專科醫師會診並提供建議,達到零時差的醫療照護。
在「智能遠距」展區,展示了遠距3T整合照護特色。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劉文琪主任指出,隨著新興科技及疫後遠距醫療的發展,北醫成功打造「遠洋商船遠距照護模式」。過去,遠洋船員若生病需緊急送醫,靠港一次就要花費18萬美金(約新台幣近600萬元)。自去年8月起,北醫與四大航商合作,搭配全國唯一、整合性全方位的北醫遠距照護平台,透過中軌或低軌衛星,以視訊診療取代衛星電話。醫師可以透過視訊畫面看到實體症狀與病徵,即時掌握病況,對症下藥。過去船上的藥櫃從未打開過,如今透過護理師提醒用藥時「三讀五對」,並有24小時急重症醫師值班,讓遠洋船員彷彿獲得救命丹,得以健康下崗。
AI破解失智症與智慧醫療亮點
萬芳醫院則是運用AI破解失智症照護難題!萬芳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組成「Brainmate健腦夥伴」研究團隊,成功研發AI認知照護系統,結合視覺與生成成AI技術,創造出高度擬真的「虛實整合數位失智村」環境,讓患者手腦並用進行全方位的認知訓練,且每個操作步驟AI都會自動記錄與分析,作為團隊用藥與治療調整的重要依據,為失智症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雙和醫院則展出「遺傳性腎臟病診治中心」及「智能化傷口照護中心」兩大特色中心。其中,「遺傳性腎臟病診治中心」是全台首創,今年發表國內首部多囊腎診斷與管理指引,並成功完成了多例腎臟移植手術和例腎動脈栓塞手術;「智能化傷口照護中心」則整合10大跨領域照護團隊,應用AI技術進行傷口評估,預防傷口惡化並加速復原。根據統計,2023年糖尿病足截肢率從2017年的9.2%降至2.4%、復發率降至8.3%、死亡率降為0.7%,照護成效皆優於國際標準。
圖2: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二排左五)偕同吳麥斯校長(二排左六)出席開幕式勉勵校院同仁。
※相關連結:https://reurl.cc/vpQXX1